抢票 | 春运火车票今起发售 有攻略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7 央视新闻

     今天春运车票正式开抢!有钱没钱,都得回家过年,如何能获得一张回家的车票?现在开始学习!

    

     请牢记这张12月购票日期图,日期下方黄色标签是网络和电话可以在当日购买到的最远日期,蓝色标签是其它购票方式可以购买到的最远日期。

     确定好日期,接下来还需要了解一下今年抢票的一些新政策。

     抢票须知

     网络订票、电话订票预售期延长到60天。

     8:00至18:00期间,每个整点和半点均有新票起售。

     C、D、G字头列车不再单独起售。

     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

     开车前48小时以上,可改签预售期内的任意车次;48小时内,可改签从办理改签之时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车次,不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签;开车之后,仍可改签当日其他车次。

     你可以抢票的方式

     网络抢票

     优点:预售期长,是最早发售车票的一种方式,旅客无需到场排队,操作方便。乘车前取票。

     缺点:必须下载证书、注册;需要45分钟内在线支付。不适宜在非私人电脑上安装网上支付票款证书。

     手机APP抢票

     优点:操作方便,旅客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刷新车票和车次、到发时间、余票等各项信息。

     缺点:不能用现金交易,需要绑定支付宝或网银,且需要45分钟内支付。

     电话抢票

     优点:旅客无需到现场排队,也不需要通过网上银行支付。适合不熟悉网络购票的大众旅客。

     缺点:订票后24小时内须到订票点付款取票,订票时所有信息均需通过语音提示按数字键选择,操作繁琐。

     窗口抢票

     优点:选择火车站售票窗口或代售网点排队购票,可直接与售票员沟通,选择合适的车次,并直接用现金支付。

     缺点:需费时排队,且不能确保有票。预售期较网络售票和电话订票晚2天,热门票或脱销。

     自动售票机抢票

     优点:票价、车次等各种信息一目了然,操作简便,出现问题便于向站内工作人员求助。

     缺点:安装范围小,只有火车站和个别高校等场所,支付时比较复杂。

     特别提示

     一张有效身份证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只能购买一张车票,一次最多能买5张车票。

     网络订票一定要在45分钟内完成支付,过时将取消。单日取消3次,系统将暂时冻结订票服务,次日恢复。

     电话订票可在异地订、取火车票。当日12点前预定,保留到次日12点;当日12点以后订,保留至次日24点。

     如果你在第一轮抢票的过程中,与中意的车票擦肩而过,那么以下4招你可以考虑一下。

     抢退票

     今年铁路实行“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手续费”,这可能导致一个新现象:开车前15天,迎来退票潮。若第一时间没买到票,不妨提前15天时再上网看看,多刷12306网站,“捡漏”机会应该不少。

     跳站买票

     在购买过路车车票时,你可以从前一两个车站买起,然后在本站上车;一些热门线路,长途旅客比较多,短途车票不好买,您可以试试买长途车票。虽然这样会损失一些车票钱,但能顺利回家还是大过天!

     临时列车

     每年春运,铁路部门都会在热门方向加开临客。临客车票不受预售期限制,一旦确定开行,就会发布公告,并第一时间放票。注意留意这些公告,也能增加抢票机会。

     电话加区号

     网络繁忙,可尝试电话订票。如果拨打订票电话总是提示占线,可以尝试加拨其他城市订票电话。(当地区号+95105105)

     别忘了返程票也要一次性抢了!

     据相关部门预测,2015年春运的客流高峰,一个出现在2月13日至18日的节前,一个在2月24至3月1日的节后。

     为在高峰期第一时间抢到票,应该在12月15日至20日以及12月26日至31日两个时段积极“下手”。

     预售期延长,你不仅要抢回家的票,返程票也要一次性抢了!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丨杨继红

     主编丨许蓬

     编辑丨何宾 张省

     微信用户如何查阅及分享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腾讯微博

     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可发送到电脑上查看

     如何订阅央视新闻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央视新闻

     添加朋友→搜号码:cctvnewscenter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喜欢此文请点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