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经济普查报告发布 外媒为何还是最关心中国GDP?
2014/12/16 央视新闻
今天,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报告新鲜出炉。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直接参与的调查人员就超过300万,被称为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接受统计的企业和个人超过6000万个。这样一份报告,引起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但是,参加发布会的数十家媒体中,只有7名记者获得提问机会,那么,他们的问题都是什么呢?
国际媒体:中国GDP世界最关心
本次获得提问机会的国际媒体是路透社,路透社的问题十分简短却暗含玄机:这次经济普查后,中国会不会对GDP或GDP增长率进行修订?细心的人会留意到,同样的问题,在5年前第二次经济普查发布会上,也曾有国际媒体提及,不过当时记者来自老牌财经媒体巨头道琼斯。回答这个问题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按照国际惯例,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GDP进行了修订,修订幅度大概是3%多一点。
了解官方统计的人会知道,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普查会使许多平时难以统计的企业和经济活动浮出水面,因此得到的经济总量往往会超过初步核算的数字。2004年,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后核算的年度GDP曾经一下多出2.3万亿,相当于奥地利一年经济总量,中国在世界各国的GDP排名因此也上升了一位。但是,5年前,中国GDP刚刚突破30万亿大关,2013年,中国GDP已经增长近一倍,达到57万亿,经济体量巨大,中国的丝毫变化对于世界商品、资本、资源环境都将形成深远影响,因此,GDP也就成了国际媒体不肯放过的问题。
中国媒体更关注五年的变化
占据主场优势,中国媒体分享了其余的6个提问机会,分别来自央视、央广、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以及、中新社以及北京电视台,虽然他们的问题各有不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中国媒体更关注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小微企业到底有多少?中国私营经济发展到底怎样?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姓有何关系?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小组副组长,马建堂是目前唯一一位两次参与经济普查的国家统计局局长,谈及中国五年变化,深有感触。2013年,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第一次超过工业,成为中国经济领跑者,小微企业785万家,承载了一半以上就业人员,本次经济普查得出的数据不仅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也将对社会全面公开,成为百姓生活的参考。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记者/吴昊
喜欢本文↓↓↓这里点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