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招商引资只打“JQK” ?别让一手好牌砸在手里
2016/5/31 央视新闻

     近日,国务院督查组赴黑龙江开展专项督查。一些受访民间企业家反映,当地招商引资时企业被奉为座上宾,但在项目投产后,地方政府承诺的条件往往并不会兑现,“新官不理旧账”问题较突出。企业将之描述为“JQK”

     “J”:做出种种优惠许诺,“勾”引民企来投资;

     “Q”“圈”块地算作给企业创造的发展条件,之前的承诺不兑现或者缓兑现;

     “K”:企业投产后,有关部门经常过来“尅”好处,要么短视地透支民企资源,要么推翻原来的承诺。

     国务院督查组发现的“JQK”现象,不是某地的特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种做法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冒过头,也有了相当年头。跟民企打“JQK”牌的这类恶习,有违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也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新型政商关系。仍在打这种牌的某些地方,最终,会输掉自己的发展前途。

    

     图片来源:新华社

     “JQK”现象原因何在?

     “JQK”比较流行的地方,往往有这么三个特征:

     一是发展方式仍很粗放,单纯靠用地这类吸引力来招商,缺少稳定释放的投资潜力;

     二是地方政府仍比较“任性”,党政主官对待投资者的态度阴晴不定;

     三是缺少对民企的制度性保障,令投资者在政府的强势和任性前束手无策。

     为什么在民企集中发展之地,往往少有“JQK”的踪影?

     原因恰恰跟以上三个特征形成对照:

     一是这些地方吸引民企的绝不只是一时的用地空间,而是拥有对投资者更广泛的吸引力;

     二是这些地方的政商关系比较和谐稳定,不会因为党政主官更换而发生什么不可琢磨的异动;

     三是这些地方较早地建立起了市场经济所需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较好,即便投资者与地方政府发生分歧,也有公平透明的解决渠道。

     用“亲”“清”破除扭曲的政商关系

     不跟民企打“JQK”牌,这种好习惯不是一时兴起而成,必是长期稳定养成。比如在浙江,这里民企遍地,当地各级党政部门早早地就面对着怎么构建和谐稳定政商关系的课题。当年习近平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在《浙江日报》撰写专栏,后来编辑成册称为《之江新语》。如今翻开这本小册子,能看到当时习近平已在跟浙江社会各界深入探讨如何构建政商关系。

     他在2016年两会期间所言“亲”、“清”二字,在当年围绕政商关系的论述中,就能捕捉到踪影。

     越过现象看本质,凡是目前仍有“JQK”踪影之地,政和商之间,必然还不是平等相待的关系。想招引投资者来的时候,地方政府往往低眉顺眼、甚至低声下气;等你来了,地方某些人或部门的态度,立刻来个“报复性反弹”。政商平等,必是一以贯之。但凡态度一时走向某个极端,下一时就会像钟摆一样,摆向另一极端。

     “清而不亲”和“亲而不清”都不行

     近期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转型压力,尤其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在投资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各界都很着急。国家发改委不久前罕见地召开了一个通过视频联网,全国有两万多干部同时参加的大会,专门研究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国务院督查组也已分赴各地。然而,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真正长年累月跟民间投资者打交道的,不是自上而下的部署者、督查者,而是各地党政部门。新型政商关系要靠这些一线党政干部去努力构建,别无他途。

     还必须看到,良好政商关系的构建,从来都只是“政”这一方就能做到。“商”这一边,也有值得反思改进之处。有些“商”,不能冷静判断市场趋势,被某地的某些特殊因素所吸引,冲动决策,仓促投资;有些“商”,爱玩弄“贴政”、“媚政”的戏码,与某些“政”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最终鸡飞蛋打。

     跟民企打“JQK” 注定会输掉自己

     在有经验的投资者眼中,一个地方的制度环境成熟不成熟、党政行为靠谱不靠谱、市场潜力充分不充分,是需要冷静观察、审慎判断的。如今,从全国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深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更多的政与商,在同步趋于成熟。那些仍习惯打“JQK”牌的地方,越来越会不被理性投资者所“待见”。这些地方最终会从市场的反馈中,从投资者的“用脚投票”中,发现自己弄巧成拙,输掉了发展前途。

     文 | 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猜你喜欢

     习近平亲自给这12名小学生回信 他们做了什么?

     这个数字创2011年来最低 与你的资产有什么关系?

     误信乞丐月入47万 16岁少年潜入飞机偷渡去迪拜 结果……

     只有6月1日才过儿童节?儿童节每年只过1次?

     多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最高最低省居然相差这么多!

     儿童节|爱孩子,就千万别犯这六大致命错误

     为了这个日子 鸟巢“披”上了外衣

     一对夫妇和熊同吃同喝同居23年 这不是童话!

     监制/杨继红 主编/陈洁

     编辑/王元 王烁 王瑶

     ?央视新闻

     觉得不错请点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