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丨专家称中国将进入高收入阶段  老百姓能得到什么?
2016/6/13 央视新闻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秉文撰文称,2010年,我国进入中高等收入阶段,预计从2024年左右开始,我国将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中国成为高收入经济体意味着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衡量“高收入”的标准是什么——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崛起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我们通过一组人均收入的变化,看看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变化——

    

     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300美元,中国就进入了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近年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一时间,中国是否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不绝于耳,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真的会落入这个“陷阱”吗?

    

    

     相比于舶来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中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符合中国国情。GDP增长、农村人口脱贫、环境改善等目标能顺利实现,中国就肯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跨陷阱”与“翻门槛” 未来十年中国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转眼,从关注“中等收入陷阱”,到展望成为“高收入国家”,不免让人感叹世界变化的快!其实,一旦跳过“陷阱”就意味着翻越“高收入门槛”,实现成功过渡,未来十年里中国还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高投资率、高储蓄率,经济体量大等因素都是有助于中国“跨陷阱”“翻门槛”的有利因素,以此为基础,“十三五”时期中国年均经济增长有能力保持在6.5%以上,从而能够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

     第二阶段: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和发展理念的创新,未来中国经济将在消费、服务业、高科技和创新的推动下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也将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这个第二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高收入阶段”更多意味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跨过高收入门槛”,都不仅仅是统计数字的游戏,更多要通过现实生活的变化来体现出来,实现全体人民都有收获感的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当然,进入高收入也并不等同于每个人的账面收入都会发生巨大的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产阶级群体固然会进一步壮大,但单从可支配收入上看,可能提升的幅度并不会那么明显。对此也并不需要强调“被高收入化”,因为中国成为中高收入国家并不等同于每个人进入中高收入行,而且人均GDP也不等于实际的人均收入。

     相比统计数据,“高收入阶段”对个人来说影响更密切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继续发展等,这都会带来大量“隐性便利性收入”的增加。而且毕竟只有在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支出,为个人解除花钱的后顾之忧;并不断改善改善消费的环境,比如提高农村的公路、水电等基础设建设后,这样才能够理直气壮地被称为“进入高收入”阶段。

     文丨财经问题专家 王亚宏

     猜你喜欢

     评论丨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谁来管?怎么管?

     最新 | 北京一小学疑似“毒跑道”检测结果公布:符合国标

     667家被曝光社团仅3家注销 卖证书 “山寨社团”会长约记者“谈一谈”

     致敬 | 80后刑警遭万伏高压电击致右臂只剩骨头 全截肢重返岗位拒绝优待

     关注 | 警方截获近百万条个人信息 甚至包括身份、职业、买了几套房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侯振海

     编辑/王烁 文雅 王瑶

     ?央视新闻

     期待“高收入”的跨越带来更多获得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