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成为某人的超级英雄吗?
2016/6/14 央视新闻

     今天是第13个世界献血者日。1单位献血量,最多可挽救3条生命;全球73个国家中,超过90%的血液供应来自无偿献血者;我国去年有超过一千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但季节性、区域性血液供应紧张情况依然存在,仍有生命因血荒垂危...

     事实上,有些人也曾在献血点前徘徊过,却因为对献血缺乏认识、存有疑虑而最终放弃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份生命礼物的面纱,下一个超级英雄,或许就是你。

     血液的神秘面纱被这样揭开

     血液遍布人体,在血管中循环不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运输、防御、调节体温、保持内稳态等等。

     西方有不少“嗜血”的黑暗历史,古罗马的贵族们认为喝下角斗士的血可以获得他们的勇气与力量,而“血腥玛丽”女伯爵伊丽莎白则深信少女的鲜血可以帮助她青春永驻。

    

     直到17世纪,英国医生威廉·哈维第一次准确地描述了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推翻了盛行一时的“血液潮汐学说”,这才逐渐揭开了血液的奥秘。

     在哈维的学说影响下,很多医生开始尝试给病人输血,最初的血液来源多为动物。早期的输血治疗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死亡率却非常高,这样的试验很快被叫停,有关输血的研究就此停滞了 150 多年。

     1818 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布伦道再次进行了尝试,这一次他向着正确的方向跨进了一步——人与人之间进行输血。一位产后大出血的妇女,在接受了丈夫的血液之后侥幸得生,成为医学史上第一例经输血抢救成功的病例。

     蜜糖还是毒药?输血曾经是件危险的事

     为什么输血对于一部分人是蜜糖,对于另一些人却是加重病情的毒药呢?1900 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来自不同个体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时,可能会发生“凝集反应”。

     这一现象当时并没有得到医学界足够的重视,但它的存在对病人的生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威胁。兰德斯坦纳对这个问题却非常感兴趣,并开始了认真、系统的研究。

    

     经过长期的思考,兰德斯坦纳终于想到:会不会是输血人的血液与受血者身体里的血液混合产生病理变化,而导致受血者死亡?

     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的不发生凝集现象。

     于是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观察这份表格,他终于发现了人类的血液按红血球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体分为许多类型,于是他把表格中的血型分成3种:A、B、O。

     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凝血、溶血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人体内,就会危及人的生命。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第四种类型,后来称为AB型。

    

     今天,其实是他的生日

     到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兰德斯坦纳也因贡献的意义重大,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2001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第八届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国际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四家旨在提高全球血液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倡导,将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建议从2004年起正式推行,这为全球统一庆祝活动提供了特别的机会。

     一个问题,为何A型血的人不能输B型血?

     科学家发现,每一种血型的红细胞表面分子是不同的。例如,在A型血中,红细胞表面的这些分子是两层的结构,就像两层楼的房子,第一层分子叫做H型抗原,上面的一层分子叫做A型抗原。

     另一方面,B型血的人的红细胞则以另外一种不同的形状来建造第二层“房子”。而O型血的人的红细胞只建一层楼的“牧场房”:它们只建造H型抗原,没有其他抗原了。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会对自己的血型比较熟悉。如果人们接受了血型错误的输血,那么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以一种激烈的攻击来回应,仿佛输入的血液是入侵者。

     O型血的红细胞中只有H型抗原,这种抗原在其他血型中同样存在。对于A型或是B型血的人来说,O型血看起来是熟悉的。这种熟悉性使得O型血的人成为“万能供血者”,理论上可以输给任意血型的人;AB 型血的血清中不含抗体,理论上可以接受任意血型的输血,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但实际上,这仅是不得已情况下的应急之选,大量异型输血同样有发生溶血的可能。只要条件许可,还是应当尽可能同型输血。

     传说中的“熊猫血”并不是一种疾病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主要的血型即ABO血型(A、B、O、AB型)。ABO 血型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因此,虽然传说中的“滴血认亲”并无确切的理论依据,但父母与子女的血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然而除此之外在人的红细胞上还有29个血型系统几百种血型抗原,人们只是选择性的表达其中一部份的血型抗原。

    

     1940年兰德斯坦纳和威纳将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得到一种免疫抗体。这种血清中的免疫抗体不仅能凝集恒河猴的红细胞,且能凝集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从而证明了这些白种人的红细胞与这种猴子的红细胞上有共同的抗原,因而便取恒河猴的英文字头“Rh”作为这种抗原的名称。有Rh抗原的称为Rh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Rh是一种血型系统,我国99%以上的人为Rh阳性,Rh 阴性的血型也被称为“熊猫血”。AB 血型则是 ABO 血型系统中比例最小的,因此 Rh 阴性的 AB 型血就是“熊猫血中的熊猫血”了。

    

     Rh 阳性或阴性,取决于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 Rh 抗原(又称 D 抗原) ,Rh 阴性血的人若输入 Rh 阳性的血液,外来的 Rh 抗原将会刺激人体产生 Rh 抗体,如果再次输入 Rh 阳性血液,即会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

     稀有血型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遗传方式,没有人会因为是稀有血型而生病。所有稀有血型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难以找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知道他们自己是否是稀有血型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些稀有血型患者必须输注与他们完全一样稀有血型的血液。

     如果你还从来没有参加过无偿献血,或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稀有血型,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去献血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或许只有你的血液,才能挽救某个稀有血型患者的生命。当然,那些保存在稀有血型库中的资料,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自己也需要。

     我们身边的超级英雄

    

     19年献血6万毫升,是他身体血液的10倍多,他是郭明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他说,“别人都叫我‘郭傻子’,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告诉他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他从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18年,累计献血量相当于55个成年人身体血量总和。组织无偿献血志愿者群和爱心团队做公益、给贫困孩子捐书…他行善的脚步一直在继续。好人鲍守坤,向善良和奉献致敬。

    

     近日,福建晋江一产妇因分娩致大出血,身体近四分之三血液流尽,医院血库告急,产妇面临生命危险。福建省军区某海防团得知后,组织11名官兵前去献血。11名战士贡献出4400毫升血液,成功帮产妇渡过危险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也是令人尊敬的献血者。

    

     今年3月21日,山东青岛一13岁男孩从5楼不慎跌落,被送往医院治疗。但小男孩血型是非常特殊的Rh阴性A型血,于是,血站和家属通过电话、微信朋友圈、QQ群等招募献血者。仅3月25日一天,就有数百名爱心人士报名献血。小男孩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为献血者们点赞,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超级英雄。

    

     澳大利亚78岁的哈里森,是位拥有罕见抗Rh阳性抗原抗体的“金臂人”。目前,全澳大利亚不足50人拥有此类罕见血液。自从他得知自己的血液能解决致命的医疗难题,便先后献血数千次:“每次我都看着天花板或盯着护士……我受不了见血,也受不了那种疼。”可爱的老爷爷,勇敢的超级英雄。

     如果你也想成为超级英雄

     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血液连接你和我”。成为超级英雄,其实你并不需要具备超能力。

    

    

    

    

    

    

    

    

     图/视觉中国、网络 文/清华医学中心、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等

     猜你喜欢

     股民请注意 明天凌晨将发生一件与你息息相关的大事

     国务院出狠招!这些人将寸步难行

     高铁要不要提速 到底该听谁的?

     这家企业卖自行车 几年内单台车利润翻了几十倍 怎么做到的?

     女记者之死:肋骨断裂 肝脏破裂 15年来她经历了什么?

     国家食药监总局预警:这种东西孩子和大人都不能多吃!

     奥兰多枪案凶徒曾被FBI盯上 生活中的他是个什么人?何以成为漏网之鱼?

     白岩松三问涉毒操场涉毒跑道:“疑毒从有”行不行?

     一老人深陷淤泥只露头 可能已被困一夜…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侯振海 编辑/吕小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