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镌刻在心灵深处的记忆,从未褪去
2016/8/14 央视新闻

     恩格斯说:历史是我们的一切。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场历经14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彻底结束。当英灵安息,见证者老去,那段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渐行渐远,但从未抹去。它像一颗磨砺而出的黑色珍珠,镶嵌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71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守在这些耄耋老人身边,听听他们用心记录的历史……

     如果说“12·13”标志着被黑暗吞噬,那么“8·15”则意味着光明重来。

    

     △日军无条件投降(油画局部)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30万。如今大屠杀的幸存者仅剩130位左右,年龄最大的已过百岁。这些耄耋老人至今记得71年前得知日本投降那一刻的复杂心情。

     伍正禧:看见日本兵当街跪下痛哭,当时不敢相信

    

     1937年12月,13岁的伍正禧目睹了3个哥哥与1个叔叔被日军枪杀,卧病在床的爷爷被日军连刺三刀身亡……“我爷爷双目失明,当时躺在床上,他听不懂日本兵的话,就被日军连捅三刀,当即死亡。我恨日本人!”伍正禧说。

    

     △南京大屠杀资料图

     1945年8月15日,在自家老虎灶(开水房)干活的他,看到开店的日本人跪在店门口,穿军装的日本兵也当街跪下,有的还在哭。“当时有个在日本药房工作的中国女工边跑边喊‘投降了,鬼子投降了!’我吓了一跳,有点不敢相信。”伍正禧回忆道。今年已经92岁的他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日本政府真诚道歉,而不是一次次的歪曲和否认史实。”

     余昌祥:听到日本投降,整条街都沸腾了

    

     89岁的余昌祥回忆,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大规模屠杀,年幼的他随家人躲进了地洞里,但没来得及逃走的生父被日军杀害,养父被捅了7刀。大屠杀结束后,侥幸活下来的人们仍然遭受着欺凌。“我们都被日本鬼子欺负得够呛,只要遇到鬼子都要鞠躬,否则上来就是一个嘴巴子。”余昌祥说。

    

     △南京大屠杀资料图

     提起1945年8月15日,余昌祥说:“我当时从外面回到家,就突然听说日本投降了,整条街都沸腾了,还听见好多人在欢呼‘日本投降了!’现在我看到新闻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史实和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就非常气愤,事实摆在这里,怎么能不承认呢?”余昌祥说。

     岑洪桂:胜利的那刻应该被记住

    

     92岁的岑洪桂回忆,1937年12月他的家被烧了,他和未满2岁的弟弟被日军推入火海,弟弟被活活烧死。“我至今还记得那片火海,我跑出来的时候,弟弟离我只有几十米,日本兵就是不让我把他抱出来,不一会儿,哭声停了。”岑洪桂说完,沉默了很久。

    

     △日军投降资料图

     1945年8月15日,正在南京打工的岑洪桂得知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他一下就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他,让他安息。“当年的经历想起来非常痛苦,我们胜利的那一刻应该被记住。”岑洪桂老人感慨地说。

     重读抗战家书

     无论是抗日战争中的幸存者还是和平年代的我们,都不会忘记那些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走向战场,舍生取义的无畏战士。重读抗战家书,祭奠壮士英魂。

     △朗诵/张光北 瞿玄和 配乐/The Power of Will - Ivan Torrent & Gaby Koss

     左权:愿拼热血卫吾华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湖南醴陵人,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1938年12月起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

    

     △左权 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

     这是1942年5月22日晚,左权将军写给爱妻刘志兰的一封信:

     写给妻子

     志兰:

     ……

     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不多谈了,祝你好!

     左权

     1942年5月22日晚

     三天后,左权在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

     戴安澜:舍生取义 家国情深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字衍功,安徽省无为县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 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

     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

     1942年,戴安澜率领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开赴缅甸,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并在保卫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1942年5月18日,他在突围战中身负重伤,后壮烈殉国。在牺牲前不久,戴安澜将军给三位亲友写过一封托孤信。

     写给亲友

     子模、志川、尔奎,三位同志鉴:

     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我们或为姻戚,或为同僚,相处多年,肝胆相照,而生活费用,均由诸兄经手。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手此即颂勋安。

     安澜

     从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铁血的汉子,对家的眷恋不舍;然而,在给妻子的信里,他却把这份不舍深深地藏了起来,努力宽慰着自己的家人。

     写给妻子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

     安澜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这是戴安澜将军与妻子最后一次的隔空对话。写下这封家书时,他正和全师将士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在危急关头,他对全体将士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致敬老兵

     我以我血荐轩辕

     战火中的家书字字含情,句句悲壮。我们铭记民族英烈,致敬抗战老兵!

     //王承登//

    

     江西101岁老人王承登,原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排长,参加过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捷大战——平型关战役。他16岁参加红军,从一名小兵成长为优秀的重机枪手,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一生转战沙场,大腿上至今还留有一道贯穿伤,那是历史的见证。

     //谭德本//

    

     谭德本,98岁,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人。1933年加入红四方面军红九军七十四团,1937年参加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的作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转战山东,在鲁西梁山八路军115师师部特务连任排长。1939年,参加梁山伏击战,歼灭日军300余人。他是抗战元老,更是书写历史的参与者。

     //陆保平//

    

     原籍辽宁锦西的陆保平今年98岁,1942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之后辗转千里参加苏联卫国战争。2015年5月,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俄罗斯军方、国防部及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向为苏联卫国战争作出贡献的陆保平,颁发“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王臣//

    

     97岁的王臣是河北省迁西县人,现居江西宜黄县。1943年4月,一心保家卫国的他报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投身到残酷的抗日战争中。1945年,奉命随51团出关接受日本受降,亲眼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刘福昌//

    

     刘福昌,91岁,贵州仁怀鲁班镇人,1944年11月入伍,当过中国远征兵、解放军战士,参加过渡江战役和解放浙江、福建等战斗,并曾远征云南、浴血奋战缅甸,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1971年自愿请命到鲁班烈士陵园守陵,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至今。

     //陈来保//

    

     出生于安徽省铜陵市的陈来保,今年90岁,曾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数十次立功受奖。他回忆说:“战争太残酷了,1944年,几百个日本人在安徽无为县三官殿扫荡,我们100多名新四军被他们包围,部队只能以玉米地为天然屏障,与日军搏斗。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全连仅剩20多人,共歼灭鬼子200余人。”

     文/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等 图/综合新华网、网络

     更多新闻

     评论丨突发事件责任人还想“躲猫猫”? 国务院下文“逼”你回应!

     独家 | 张斌:中国游泳到了非常困难的阶段 不要对中国男子4×100短跑期望太高 (视频有彩蛋)

     祝福丨今晚,请赐“最倒霉”的射击手埃蒙斯一个圆满吧!

     赛事预告丨何姿3米板冲金 男子100米中国“速度”登场

     辣评 | 白岩松:20年努力 中国篮足球是原地踏步还是远不如以前?

     祝福 | “海的女儿”徐莉佳告别里约赛场 会一辈子跟帆船为伴

     解读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承诺年底取消长途漫游费 这20多年我们交了多少漫游费成本是多少?

     暖心 | 麻醉师绘制手术流程图 护士放动画片安抚小患者……为他们点赞!

     缅怀先烈 致敬老兵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李嘉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