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地铁应急处置不能总是慢半拍!
2016/8/18 央视新闻

     今早北京大雨,许多人放弃了私家车出行,改乘公共交通工具。然而早高峰时段,北京地铁一号线发生故障,却让很多乘客苦不堪言。

     信号故障 地铁一号线停运一小时

     据悉,早上7点30分,地铁1号线发生信号故障,全线列车间隔加大,致使大部分列车晚点。1号线所有车站采取只出不进、换乘站采取临线通过措施。停运期间,大量乘客滞留在地铁内。至8时40分,一号线信号故障处理完毕,运营秩序逐步恢复。

    

    △大量乘客滞留在地铁内

    

    

    

     △网友在@北京地铁官微下留言

     进站的乘客拥挤在站台,站外的乘客急着进站却发现地铁站“只许出不许进”,还有一些乘客挤在闷热的车厢内引发了身体不适。这一切,都源于应急处置能力的不力,尤其是信息发布的缺陷。

     雨天遭遇故障 凸显地铁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在北京这样一个拥有两千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地铁承担着重要的公共运输功能。由于发车间隔以秒来计,信号故障甚至一辆车的故障,都会造成人员拥挤或更大的悲剧。正因与此,地铁的应急处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图/视觉中国

     然而今早,这样的能力不足显现得尤为突出。北京地铁官方微博7点41分发出警示,警示中称地铁7点30分发生故障,但有的乘客在7点15分左右已经发现地铁列车停在了隧道里。这中间,至少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过去了。在北京的早高峰,这意味上百万人盲目地涌入地铁站,造成了站台的拥挤。

    

     △@北京地铁截图

     与此同时,由于地铁车厢内空调停止送风,一部分乘客产生身体不适。还有的乘客向车站领取延误说明,却被告知已经发完了。

     公共服务部门信息发布机制尚待完善

     小编在@北京地铁官微上面数了一下,仅8月份,北京地铁就发生4次因信号故障而导致列车晚点。

     2016年8月8日早上8点10分,地铁5号线列车站因车载信号故障,改为降级模式行车,列车间隔加大;

     2016年8月3日,地铁13号线因信号故障,造成列车间隔较大,影响部分列车晚点;

     2016年8月2日,地铁5号线因信号故障,部分列车间隔较大,影响部分列车晚点;

     2016年8月1日,地铁8号线因信号故障,列车间隔较大,影响部分列车晚点。

     列车发生故障,是无法预知且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地铁管理服务部门能做到的,是在地铁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合理应对、及时分流、向乘客讲明情况,同时有效疏散人群。否则,就有可能让小故障变成大问题,甚至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本次列车故障告诉我们,公共服务部门的信息发布机制尚待完善,还需及时查漏补缺,补上短板。

     公共服务要打有准备之仗

     城市地铁系统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复杂系统,要把人为耽搁降到最小程度,就必须增强机制化应急的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近年来,北京地铁的线路越来越多,依托于地铁出行的乘客数量也成几何级数增长,地铁的运营能力和水平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应急能力和水平上,在信息发布的效率上,北京地铁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要想将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地铁运营方、乘客乃至政府都有责任。

    

     △图/视觉中国


     责之切,因为爱之深,北京地铁无疑在诸多方面全国领先。与此同时,一些细节也透露出不足。例如,因体育比赛等重大活动地铁列车过站不停车时,地铁广播总会提示乘客“根据上级通知,某某站过站不停车”。这样的通知远不如告诉乘客“因某活动,某某站过站不停车”来得温馨,乘客也会真心理解。

     公共服务部门每天都与百姓打交道,把工作做细,把细节做实,就能赢得信赖。相反,如果公共服务部门细节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甚至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林止

     更多新闻

     给女队当陪练却踢出一块跆拳道金牌,他是谁?

     张斌透露刘国梁即将卸任 还有哪些猛料?

     白岩松点评女排精神:冠军基因可遗传 女排诠释了什么是洪荒之力!

     第8号台风今登陆广东 海南两广将遇狂风暴雨

     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编辑/王烁

     ?央视新闻

     地铁应急处置不能总是慢半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