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李颉) 第一章 贵族精神和审美定位(5)
上一章 当然,毋庸置疑,尽管贾宝玉形象的角色是多重的,其意味是极其丰富的,但他在整个小说中最令人瞩目的还是他和林黛玉的爱情。这是一个为无数人感慨过为无数人论说过的话题,并且被一次次地引入诸如新兴的市民阶级之历史要求、自由恋爱、反封建之类的似是而非的判断和定性。撇开这种阅读方式,从贾宝玉之于林黛玉的那种独特的恋母情结入手,也许更能够领略这一爱情的内在意蕴。
像许多男人一样,贾宝玉在感情上不是专一的。林黛玉对他的挖苦可谓一针见血,在妹妹跟前心里只有妹妹,但见姐姐眼里又只有姐姐了。这种弥散状的情感形式,使他即便见了一个与他根本无缘的唱戏的小女孩都会自作多情一番。然而,他对林妹妹的爱情却又的确是执着的,只是这种执着与其说在于情感,不如说在于灵魂,也即是说,宝黛爱情的坚定性乃基于灵魂的共通。就其情感而言,贾宝玉对晴雯之情不可谓不深;就其本能的爱欲而言,薛宝钗的丰满圆润对他不可谓没有诱惑力;但这里的关键既不是情感也不是生理本能,而是精神的共鸣和灵魂的相契。因为正如《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一样,贾宝玉乃是《红楼梦》的灵魂;作为这样一个灵魂中的灵魂,其纯粹性当然首先在于精神而不在于情感更不在于性欲。它不同于《金瓶梅》,《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形象正好相反,他的全部情感都建筑在性欲之上,无论是潘金莲的动人还是李瓶儿的可意,都离不开生理上的满足。
作为宝黛之间息息相通的一个重要例证,也是解读整个宝黛爱情的关键之处,便是小说一开始便出示的那个还泪故事。这个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浇灌和还泪故事,并不是作者故弄玄虚的趣闻轶事,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寓含。它隐藏着宝黛玉爱情的全部秘密,它暗示着宝黛爱情的深层结构。而有关这个寓言的解读,则应从分析贾宝玉的恋母情结开始。
贾宝玉的恋母情结基于一种赤诚的女性崇拜,这种崇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对于他这一著名的宣言,过去的许多读者都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去读解其中的意味,殊不知,这恰恰是一段最为坦诚的自白;贾宝玉籍此告诉人们,他所依恋的不是土地而是流水。这和希腊神话中安泰对大地母亲的依恋正好相反。因为希腊神话是英雄史诗,英雄是创造主体,是力量的象征,所以英雄所恋者乃是作为力量之源的大地母亲。但《红楼梦》是一曲旷古悲歌,长歌当哭,泪水涟涟,于是贾宝玉所恋之母乃是作为哭泣者形象的不尽长河;河水者,泪水也。在此不是力量,而是悲伤成为母性的形象造型。在小说所讲述的那个寓言里,这条泪水之河以灵河的名又呈现,而几乎是由泪水凝结成的林黛玉形象只不过是灵河岸边的一棵绛珠仙草,可见此中有多少泪水要流淌,有多少悲伤要倾诉。这个民族即便不被火烧死,也会被泪水所淹没,就像人类当初受到洪水惩罚一样。
如果解开了这个寓言的这一秘密,那么解读它的其余意味也就顺理成章了。绛珠仙草的还泪在小说中构成了实在的林黛玉的悲戚,同样,神瑛侍者的浇溉,则以虚空的笔法点出一个恢宏的象征——历史的创造。这叫虚情实写,实我虚点。在此,浇溉意象的象征性与做爱和授精相连,授精又意味着繁殖,繁殖则暗示着创造。按照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方式,人们可以发现,整个历史的创造,在这个寓言里是以浇溉的劳作象征性地暗示出来的。这种暗示表明,浇溉下去的是创造的辛劳,而收获起来的却是一汪悲伤的眼泪。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说的就是这样的心境和意境。
由此可见,假如说宝黛爱情是一场悲剧的话,那么其悲剧性却不在于他们有无婚姻的结果,而在于其中那个与生俱来的还泪故事。不是悲剧的命运,而是命运的悲剧,主导了整个宝黛爱情的基调和展开。就其爱情本身而言,则与其说是空幻的,不如说是实在的;与其说是悲戚的,不如说是浪漫的、丰富的、得以实现的,并且是各得其所的。林黛玉得到了爱情,薛宝钗得到了婚姻,而贾宝玉则实现了灵魂;他在林妹妹的爱情跟前倾心相爱,他在宝姐姐的婚姻面前悬崖撒手。他的灵魂本性不容他与任何女子有肉体的接触。在这种本性面前,诱惑者如秦可卿者,落得送命的下场;苟合者花袭人,得到吃“窝心脚”的惩罚;而至于后四十回中有关薛宝钗怀孕之说,则全然出于续作者的恶俗心理。因为贾宝玉形象的基本内涵在于:拒绝生产。
解读了那个浇溉和还泪的寓言,人们便可明白,一部《红楼梦》落实在情上,其意在灵中,其境在梦里。在情的层面上,小说颠覆了以往的全部历史。以往的历史只有强权没有公理,只有奴隶道德,无视人类情感;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人人都显得无情无义,要么诉诸暴力手段,要么遵从道德秩序,根本不知人情为何物。是以小说才开宗明义地标明: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下一章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列表
《红楼梦》主题阅读
四大名著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5年